歡迎大家在文章下按 [意見] 留言,發表您的信仰分享/感想。唯望大家以基督徒的愛心去分享、互相尊重。

網頁

2010年8月28日星期六

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 (8月29日)

讓我們暫且拋開世俗牽掛,再次聚集在無花果樹下邂逅聖言。

德訓篇 3:19-21, 30-31

這篇讀經是關於「謙遜」的一課,為主日福音主題而挑選的。在七罪宗裡,驕傲是最致命的重罪,而謙遜則是基督徒最顯著的美德。謙虛的人在上主面前獲得恩寵;不是因為天主特別獎勵謙虛的人,而是像信德一樣,謙遜代表著捨棄自我的主張,全心地信賴上主的美善— 了解到自己的虛無,因此更願意讓天主在我們生命中行動。


聖詠68

聖詠第68首的主題似乎有點分散,有些學者認為這篇聖詠並沒有統一主題,只是幾首禮儀用的歌詠結集一起;看起來就似一本書的主題目錄排列。儘管如此,此聖詠某些章節仍相當美麗,可以節錄成為一首歌詠。這一部份是一首關於上主照顧貧苦人的歌詠。

致希伯來人書 12:18-19, 22-24

這段取自致希伯來人書的讀經也許較切合上主日的主題— 熙雍山的集會。反映了舊約律法跟福音、西乃山及熙雍山的對比。能夠走近熙雍山的信眾,是天主對義人、謙遜的人的賞賜。


路加福音 14:1, 7-14

福音中第711節的比喻跟接踵而至的規勸都是耶穌在一餐飯中所帶出。比喻表面看去,好像是一個關於在飲宴時的智慧建議,以避免尷尬的情況出現。

既然這是一個比喻,當然不單純為智慧之言或關於謙遜的勸告,雖然很多人也只停留於這樣誤解。這個比喻要說的,是我們跟天主的關係。

耶穌基督是天主(第八節),祂邀請所有人分享默西亞的筵席。要參與這個筵席,唯一的方法就是棄絕個人自恃的成就。

法利塞人認為獲得筵席首席的條件,就是要遵守舊約經書(Torah),但,他們更需要了解的是,救恩不是由個人成就而換取的— 就像我們在讀經一所說的謙遜一樣。

一連串的規勸就像一些智慧之言,但也是一個比喻;意思是我們最後是否獲得邀請參與「天國的筵席」,取決於我們現在怎樣去接待人。

亦即是說,如果我們寬恕別人,也會獲得天主的寬恕。因此,基督徒的謙遜不單是一個被動的美德,而是非常主動的行為。

歷史、文化背景

在耶穌時代的地中海文化,飲宴是溝通應酬的重要時機;用以確立社交圈子裡的交朋結黨、肯定社會地位。因此,在古時的飲宴中,參與的人都為同一個社會階層。法利塞人既邀請耶穌到自己家中吃飯,那他們也接受耶穌跟他們社會地位對等。

法利塞人的敵意

在這個宴會中,主人跟客人也「留心觀察」耶穌的行徑。路加福音常用這個字眼去形容法利塞人對耶穌「不懷好意的觀察」。他們等待捕捉耶穌的過失,以控告他;這個表面上「友好」的宴客,是多麼的偽善。

耶穌跟門徒在這些宴會時的表現,往往有著重要影響。所有人都「觀察」他們有沒有洗手(11:38)、吃了什麼、什麼時候吃、哪裡吃(6:4)… 在餐桌上有沒有遺漏什麼禮節 (7:38, 40, 44, 49);席上有什麼人(14:12-14);怎樣分配位置(14:7-11); 跟誰人一起坐 (15:2); 與及不同階級的人依什麼次序上座 (17:7-8).

當面對充滿敵意的「觀察」,耶穌向他們說比喻。比喻經常有一個表面意思、也有更深層的喻意。說故事的人要挑戰聽眾去細味內裡的喻意。

真正的榮譽

在古時的地中海文化,接受宴會主人的邀請,意味著客人也有必須回饋這個邀請。受邀請的客人也時不時會拒絕參與筵席,特別是他們覺得難以 (或不想) 報答主人這個恩惠時。(路加福音14:15-24)

以現代西方社會的準則去看這個觀念,也許甚覺愚笨,但「互惠互利」的傳統在當時社會,是經濟的原則! 「我幫助了你,你也要回報我」— 沒完沒了! 這個準則影響著主人宴請什麼客人。

耶穌卻勸告當晚請他的法利塞人該邀請什麼客人,這是極不禮貌、侮辱、而且令人震驚的評論。在當時的社會,如果一個客人抖瞻去規勸宴會主人邀請什麼人,這是極為惡劣的態度。

再者,如果主人邀請一些地位低下的人作客,那簡直是「社交自殺」的行為! 那些「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人」(13) 明顯是社會上低下階層,如果邀請他們作客,主人自己的社會地位也會受影響。接著,其他朋友也不會再邀請這位主人作客,他可說是「社會地位破產」了!

但耶穌就是要道出一個「真正的榮譽」。這不是由別人的審判、回饋的邀請去斷定一個人的榮辱。天主會決定誰人堪當真正的榮譽,及義人的復活。天主自己會賞報那些仁慈地向沒有能力回報自己的人廣施恩惠的人。

這個宣言絕對刺痛了法利塞人,他們也希望死者的復活 (23:6)。他們想設圈套去加害耶穌,但他們自己卻反被耶穌諷刺了;耶穌的教導,當時的確是讓「擾亂天下」的。(17:6)

堪當成為天主的肖像

有說我們依天主的肖像而受造,我們都肖似天主。

但,事實上,我們有多相似天主呢?

且看我們心中的各樣邪惡思念,真是「天主的肖像、肖似天主」嗎? 反思現代的婚姻,婚姻不單止帶來家庭的後代,而是建制著整個社會的將來。

為現代人來說,婚姻只是「暫時的承諾」,過後就是離婚。我們是不是沉迷於「便利、電視、互聯網、酒精、毒品、享樂、色情」之中?

試著宏觀的看全世界,審視所有種族、人民、國家都呈現著相似的墮落現象。

希特拉是最極端的邪惡例子吧。

我明白,世界上也有很多美善存在。但面對著如此浩翰的邪惡勢力,混雜在世界每一角落我們在眾人當中,讓找到什麼「天主的肖像」?

詩人康明斯(E.E.Cummings)寫過一首強烈的詩,包括以下幾句:

基督君王,世界已經破漏
沒有生命倖存
洶湧的浪濤,只有祂能踏過
還有誰敢自稱「人子」?

康明斯說的「人子」(man),是人類的意思,在這首詩裡他特別是指降生成人的一位,耶穌基督。祂讓祂的船顛簸、震動、甚至沉沒。然後祂起來,踏過巨浪,征服快將淹沒的世界。

有一個人子,完全肖似天主。在祂之內,在這個藉祂而創造的世界,祂完全開放自己去愛。祂接受了生命,甚至為世界而捨棄了。那麼,我們也有勇氣去肩負起「作為人」的使命嗎?

在我們內心深處,只要效法基督,我們也可以讓愛存於我們心中。只要我們漸漸開放,「成了血肉」的愛情,也會居於我們心中。

這就可以讓我們重新肖似,那創造我們的天主

相反地,如果我們高高舉揚自己,如耶穌在福音中所說的,我們就會讓自己陷於一個又一個騙局之內。我們會成為自己的佔有者、竭力讓人欣賞自己、任由潮流去塑造自我的定位。

畢竟,我們生命的小船也是值得啟航一倘,只要我們不要誤以為自己是「遠洋郵輪」,可以隨意乘載所有的事。簡單來說,只要「在一切事上,越當謙下」(讀經一),我們就會接受天主的愛,也讓祂居於心中。 


然後,我們可以改變世界。我們會成為天主的肖像,將天主的光榮反射給普世!

反省問題
讀經一

1.      在拉丁文裡,「謙虛」的字根「humus」是「灰土」的意思。試用這個意思作出發點,說出你對「謙虛」一字的定義。

2.      試舉出一個你認為真正偉大的人。他是一個謙虛的人嗎? 他們有什麼謙遜的行徑。

讀經二
1.      你可慶幸我們不是走向「烈火、濃雲、黑暗、暴風、號筒的響聲」? 但這個「永生天主的城、天上的耶路撒冷,走近了千萬天使的盛會」是什麼? 什麼是「已登記在天上的首生者的集會」? 讀到這些字眼,你有什麼感受?

2.      這裡說到耶穌是「新盟約中保」,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衪所灑的血:這血比亞伯爾的血說話說的更好」?


福音
1.      「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人」可有參與筵席的權利? 在這個比喻中,這些人代表什麼? 有什麼人令你殘廢、讓你瞎眼?

2.      試討論:耶穌經歷了我們所有的人性痛楚,以幫助我們去參與天國的筵席。你又可感到有責任邀請其他人參與這個筵席嗎?


祈禱

主耶穌,請讓我們參與祢的筵席。請緊握我們的手,教導我們要怎樣去行。願祢再次教導我們如何彼此相愛、彼此扶持。在感恩祭
當中、在我們彼此相愛時,讓我們預享天國的筵席。亞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