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在文章下按 [意見] 留言,發表您的信仰分享/感想。唯望大家以基督徒的愛心去分享、互相尊重。

網頁

2011年8月8日星期一

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依撒意亞先知書56:1,6-7

讀經一的選段自「第三依撒意亞」而來,寫作時期於以色列子民被放逐到巴比倫後;內容以第二依撒意亞的教導為藍本,在讀經第一節可以看到,因為它延續了「公道」和「正義」的字眼。

同時,「第三依撒意亞」對於這些字眼的運用有一點改變:「公道」和「正義」不單用來形容「雅威Y(HWH)」帶領子民結束流放的時期,而且更是祂要求人民所作的行為。「第三依撒意亞」利用了「第二依撒意亞」的話去說教。

第六至七節特別提出一個以民流放回國後的問題:聖殿的修建。在他們被放逐之時,外邦人到了聖殿,作過不同的事。厄則克爾強烈反對沒有受割損的人進出聖殿。「第三依撒意亞」則提出,只要外邦人遵守一些規誡:遵守安息日,不予以褻瀆那他們進出聖殿也沒有問題。

雖然「第三依撒意亞」的思想還沒有完全的普世性,但起碼也具象徵意義:預示福音將會傳揚到普世萬民,而天主聖殿將會成為所有人的祈禱之所直指向基督對全人類的救贖。

馬爾谷、甚至他之前的口傳,將這些說話放進耶穌的口中,成為祂潔淨聖殿的解釋(11:17)。若望進一步理解為一個先知性的意象:舊的聖殿將會被耶穌自己的身體所取代(2:19-21)。於是,依撒意亞的說話終於得到實現。

今天選用這讀經,正因為預示了救恩的普世性、指向福音的客納罕婦人。

答唱詠 聖詠 67

聖詠67包括了在豐收的時節歌頌上主、也祈求祂繼續賞賜恩惠。教會頌讀此聖詠,也用於感謝天主一直以來的眷顧,並為天下萬民繼續祈求恩惠、祈求福音的廣傳;同時也不失其舊約中的意義。



聖保祿宗徒致羅馬人書11:13-15,29-32

讀經二選自保祿在羅馬人書中討論以色列民的最後部份,開首部份我們於上主日已讀過了。保祿相信救恩工程原是這樣的:首先,宗徒首先將福音宣告給以色列子民;但以民抗拒了福音,於是,保祿便將喜訊傳給外邦人。這樣,以色列民便嫉妒了,但最後,以民也會趕上獲得救恩。

保祿對於救恩史的看法也許讓我們有點困惑因為他似乎認為末日很快會來臨,也許他沒有想過,時間會延長至幾個千禧。

瑪竇已經不得不改變早期基督徒對於末日的看法,他思量過以色列民不願意接受福音,於是,他認為將來福音要廣傳給外邦人。

瑪竇並不像保祿對猶太人仍持有希望,保祿認為當猶太人嫉妒外邦人獲得福音的時候,他們便會接受基督是默西亞。我們不用因這角度的轉變而感到意外;這就是舊約跟新約對於救恩史的看法,也要在不同時間作出適當調整。

當我們看這篇讀經,並不需要強調保祿對於救恩史的特別看法(瑪竇已經作出了調整),而要看29節所宣告的訊息,在讀經釋義中也清楚可見:「天主的恩賜和召選,是決不會撤回的。」,直至今天,我們也該用這個角度去看以色列民在救恩史上的角色。

瑪竇福音 15:21-28

瑪竇對於客納罕婦人的記述由馬爾谷而來,不過有些重要轉變:

1.      婦人被稱為「客納罕婦人」。

2.      在記述中,瑪竇擴展了當中的對話(22-24)

3.      耶穌讚賞那婦人的信德(28)

4.      瑪竇刪除了耶穌的一句說話:小孩子(即是以色列)要先被餵養。

5.      婦人回到家,發現女兒已經被醫治好,不再被魔鬼纏繞— 當中的過程沒有被詳述,只用一句話交代。(瑪竇不像馬爾谷般在意,那醫治是不是遙距地發生)。也許瑪竇取用了另一些更為原始的口傳資料。無論如何,瑪竇對於這章節的神學意義更甚於歷史意義。他將重點從奇蹟轉到婦人的信德上。

作為一個客納罕婦人,她不屬於以色列盟約的成員 (看舊約記述,以民跟客納罕人多番爭戰)。耶穌將界線定得很清楚,祂起初不願意回應她,也宣告自己是為了以色列子民而來。但因著婦人堅強的信德,讓她跨越了這界線。

瑪爾谷跟瑪竇在不同時期寫成福音、讀者群也不同。瑪爾谷為外邦人而寫,反映了救恩起初給猶太人、然後給外邦人。瑪竇的福音是為猶太人團體而寫的,他強調因著信德,猶太人跟外邦人的界線可以被衝破。

歷史、文化背景

我們可以用兩點中東文化,為這段福音增添更豐富的解釋。

榮耀與羞辱
當耶穌派遣十二門徒去傳教,祂指示他們「去尋找以色列家的亡羊」,也清楚地叫他們要遠離外邦人及撒瑪黎亞人(10:5-6)。現在,耶穌自己走向外邦人,往提洛,及漆冬,更遇上一個外邦客納罕婦人(21)

祂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祂的行動好像侮辱了祂早前對十二門徒的指導。

請求、答辯
我們絕不要忘記中東社會的文化,是以「花邊新聞」為中心的。總有些人群在鄉村四週觀望、評頭品足,看誰獲得榮耀、誰要被侮辱。

客納罕婦人就是在大庭廣眾面前,向耶穌請求。

就像許多福音人物那樣,婦人以動聽的尊稱向耶穌請安,她說:「主,達味之子」,也謙遜地說:「可憐我吧」。

中東文化對於人與人之間的責任、人與天主之間的責任,甚為看重。如果要別人的可憐,也是說他們欠了自己,對方有責任要恩待自己。

婦人對耶穌的說話,表明她承認耶穌是達味的後裔、同時也期望祂以達味的名聲去行事:祂會廣施仁慈、醫治民間疾苦、於是也會拯救她被魔鬼纏繞的女兒。

耶穌共沒有責任要回應那婦人;因為她是外邦人,而祂是以色列人,他們並不對等,而榮與辱的機制在於種族的人。因著文化的分隔,耶穌漠視了她的請求。

但該婦人並沒有放棄,她繼續走在耶穌和門徒後面呼求著,連門徒也覺得煩厭(23)。她這樣死纏爛打,當時一定有好多圍觀者。門徒請求耶穌遣發她離開,他們的要求十分清晰:你醫不醫好她的女兒也罷,總之,打發她走開!

耶穌的回答,似乎透露了門徒期望祂對婦人伸出援手。祂繼續拒絕,說:「我被派遣,只是為了以色列家迷失的羊。」

但婦人沒有放棄,她走上前向耶穌叩頭,再次尊稱耶穌為「主」,這次她的要求更為簡單,她說:「主,幫助我吧!

耶穌的回答十分苛刻,他說:「拿兒女的餅,扔給小狗,是不對的。」,這話極為侮辱。的確,在當時,外邦人是被比喻為狗的。耶穌顯然是用了祂當時文化的階級觀念,祂竟然如此貶低那熱心的婦人,真沒有同情心。

然後,婦人機智的回答,叫在場的人、包括耶穌,都感到意外:「主(她繼續尊稱耶穌)可是小狗也吃到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屑。」(27)

婦人的說話,讓她心願達成— 她的靈巧讓她成為贏家。她是福音中唯一一個人,能夠巧妙地對應耶穌的幽默機智。

耶穌也沒有被她獨贏,祂以同樣寓意深長的回應,好賞給她所需要的恩寵。她的女兒終於得到醫治。

主呀,幫助我吧! 這個主日讀經也許會令講道者、也令教友們感覺尷尬— 耶穌不願意幫助一位婦人,原因是種族歧視、更稱她為「狗」!

大家都知道這故事。客納罕婦人向耶穌求助,耶穌起初不願意理會她。門徒覺得煩厭,要求耶穌遣發她離開,而耶穌也似乎同意他們所說。「我來,只是為尋找了以色列家的亡羊。」,而她是一個客納罕人。

最後,這位可憐的婦人站出來,再次抬頭向耶穌說:「主,幫助我吧。」

耶穌對於這樣的請求絕對不會坐視不理,起碼如我們所相信的。我們聽到人家這樣請求我們,我們都不能坐視不理。

但耶穌卻不是立即動心,祂卻說:「拿兒女的餅,扔給小狗,是不對的。」,這一句實在讓我們難以明白耶穌怎會說出如此刻薄的話呢

在文中我們可以找到線索。她首先稱呼耶穌為「達味之子」— 在舊約中,「達味之子」是很神聖的名稱,只有對默西亞的稱呼。她是一名客納罕人,他們該不相信默西亞伯到來的。不過,這位婦人一反她民族的信仰,竟然相信耶穌就是默西亞。

她叫耶穌為:「主」。在瑪竇福音中,這名稱明顯指向耶穌跟天主是一體。婦人短短幾句話,已經表現了她堅定的信仰。

耶穌當然聽得懂她的意思。

但是,畢竟以色列跟客納罕人是世仇,信仰也不同;「他們」如何會教導出一個婦人相信耶穌就是默西亞呢? 會不會其實反而是耶穌先留意到她,從人群中選擇了她、堅強她的信仰?

「狗」是當時的人互相指責時的稱呼。祂大概的意思是:「我的以色列子民相信唯一的天主,但你的族人卻不相信。我怎可以將他們的食物給你們的『狗』,正如我們叫你們的

婦人極為快速、機智、而且磊落的回答,令她得償所願。「就算小狗也會吃主人掉下的食物啊」,她的回答很巧妙、真誠,耶穌很是欣賞。她說話的意思是:「一個人的身份並不重要,只需要信德— 而我,相信你就是默西亞。」

耶穌聽到她的話,大概也微笑了;因為祂也認為她的信德極強大。也許祂對於她的堅持也忍唆不禁,而祂也讓她獲得所請求的— 醫好了她的女兒。

當我和你向天主祈求的時候,基督的聖神有沒有微笑呢? 我們有沒有放下自己的歷史、種族、地位甚至我們的罪惡、及被其他人的拒絕這些「面子」的包袱,而走向耶穌基督?

讓我們在感恩祭中,向聖體謙卑地伸開雙手,呼求:「達味之子,可憐我吧!」— 這正如客納罕婦人所說的。我們領聖體時大聲回答「亞孟」,就是明認「我們相信」— 就如那婦一樣。這個主日讓我們真心的去宣認這份信仰!

反省問題
讀經一

1.      在這篇讀經,天主為人民展示了自己的仁慈。如果在上主的祈禱之殿,有的在外圍、有的在內部的圈子,你的位置會在哪裡?

2.      你生活、娛樂、祈禱「小圈子」有什麼可以改變? 如何呢? 你可以做什麼去改變?


讀經二
1.      「天主的恩賜與召叫是不會徹回的」,如聖保祿這樣說,天主有沒有停止過愛你? 「縱然我們是失信的,天主仍然是忠信的,因為祂不能夠反對自己的說話。」(弟後2:13)。以讀經一的選告去解釋後一句。這些聖言對你有什麼意義?


福音
1.      客納罕婦人有什麼美德,令到耶穌也回應她的請求? 她的說話:「主,小狗也會吃主人掉下的碎屑」有什麼意思? 你認為祂說這話的同時,有沒有得到天父的引導?

2.    婦人的信德,令她衝破人為的障礙。在你的生活中,有什麼障礙需要衝破?

祈禱
主,達味之子,可憐我們吧!亞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