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徒大事錄 2:14,22-33
讀經一是宗徒大事錄之中,其中最早期的宗徒訓誨,在聖神降臨那一天,伯多祿開始宣講;他引用了耶穌基督的死亡、復活、總結了基督在世時的傳教使命,最後,為基督的光榮復活作見證。
讀經的釋義已經說明,這選段的重點在於;辯證「基督不能被死亡控制」。
為什麼? 難道因為耶穌基督的天主性,令祂比我們優越?
我們該倒轉去理解這個疑問:正因為我們要回答關於基督被釘死的事實,才要以祂的天主性去表明我們的信仰。
基督不能被死亡控制— 因為藉著祂的十字架,祂已經戰勝了死亡!
以神學的層面去理解死亡,不止是生理上的事件;更是說一個人完全跟天主分隔… 這是人類反抗天主的結果。
耶穌也經歷了這個完全跟天主分隔的死亡過程,但祂卻不是因為背命、反而是為著服從。縱然祂是天主、祂就是生命之源— 這事實卻沒有免去祂面對折磨及死亡的痛苦,祂沒有以神奇妙的方式,避免自己像凡人一樣受苦;反而,祂徹底地遵行天主旨意,這極端的聽命,在人類歷史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基督的光榮復活,並不是為了將十架的悲劇扭轉、像「機械性」(deus ex machina) 的程式。耶穌基督的光榮復活,之所以受萬世頌揚,正正因為基督的苦難、十架都是血淋淋的事實— 祂的死亡、復活,一次而永遠地戰勝了全人類背離天主的罪惡… 新約的喜訊,就是罪惡、天主的義怒、死亡… 完全被消滅了!
答唱詠 聖詠 16
伯多祿在讀經一中也引用了聖詠16首的經句,作為他的宣講內容。
原本,這聖詠大概是講述作者面對死亡的絕望,但天主令他從死亡邊緣回到人間。而基督徒去看這首聖詠,意思更為豐富:因為基督的死亡、復活,賦予我們光明。
這並不是一段預言、或用作引證的經文(proof texts),因為這裡不是為了證明基督復活的真實性;反而,讓我們從中看到舊約的天主、跟基督徒認識的天主,是同一位。天主透過耶穌基督的死亡、復活,啟示了祂的救恩,讓人類不再被死亡、罪惡所束縛。
聖伯多祿前書 1:17-21
讀經之中,我們更明顯看到伯多祿前書常提到的「洗禮—逾越」主題。透過「基督的寶血」,我們「被贖出來」。這些話語,已經表達了早期基督徒將耶穌的死亡、復活看成一次逾越之旅。
起初,「逾越羔羊」並不是為了贖罪、補贖的;至後來猶太人的信仰中,被賦予贖罪的意思。因為這個解釋,早期的基督徒也用了「羔羊、贖罪」等辭彙,放於基督身上。
「被贖出來」也許有點虛無。不過,「贖回、救贖」的確是基督透過自己的死亡、復活而為人類賺得的結果。
「寶血」指耶穌基督在十架上的流血犧牲— 祂完全順服於天主的旨意,因而為世界帶來了釋放。
這份信仰帶來了兩個後果,讀經的一開始我們已聽到:「該懷著敬畏的心,度過你們這旅居的時期。」
「旅居」原本是指以色列子民在埃及為奴隸的時候、然後又在巴比倫被流放… 直至這篇讀經的時期,作者想要指出,我們的確參與在基督的復活之中,然而,這救恩還有「未完成」的層面。
我們已經屬於天國,但仍然在現世的生活中… 因此,基督徒當然懷著敬畏、謹慎的心,期望來日進入天國的福樂。
這個「還未完成」的情況也有其正面解釋,在讀經最後一句:「你們的信德和望德」— 這並不是說,萬事都會順遂(當時的讀者,正因為基督信仰而受著殘忍的迫害),而是我們懷著無比信心,將來也要進入基督的光榮之中。
路加福音 24:13-35
在幾個耶穌復活顯現的事件中,厄瑪烏的章節可說是最動人的一個! 有些批判學者曾經排斥這個事件,這實在是不該的。而近代的新約學者指出,厄瑪烏故事在最初期被流傳時,被加進了不用的神學意象;最後,路加以他成熟的文學技巧,將這個故事以生動的方式敘述下來。
現在這個記敘版本,反映了早期基督徒的禮儀模式。在厄瑪烏事件中,復活的基督在解釋聖言時、及在擘餅的時候讓門徒認出祂— 這正是每一個感恩祭中都會出現的事:聖道禮、聖祭禮— 都是主基督親自臨在的標記。
歷史、文化背景
這個故事屬路加福音獨有,敘述兩位門徒心灰意冷地離開耶路撒冷,而途中,復活的主顯現給他們。
當他們在耶路撒冷,前往厄瑪烏途中,耶穌突然出現,親自走近他們、跟他們談話、更為他們解釋聖經… 然後,在擘餅的時候,讓兩位門徒認出了祂。
究竟「厄瑪烏」在哪裡呢? 探討這一點,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聖經蘊含的訊息。
朝聖者也許會很震驚,因為在聖地有六個地點,都有可能是「厄瑪烏」! 以下是四個可能性:
(1) Latrun— 在歷史學家Eusebius (公元330年)的記載中,我們已經找到這個厄瑪烏的描述。
最早期的基督徒已經在這個厄瑪烏居住,第一位記錄是Julius Africanus,他在公元221年向羅馬取得了地權,並將此地改名為尼苛頗里(Nicopolis)。
至拜占亭時期,信徒一直對這個遺址深信不疑,但在公元639年,這裡發生瘟疫,居民離開村莊… 而此地也被荒廢。
現代學者則對於此地的真確性相當懷疑,因為這裡離開耶路撒冷三十一公里 (一百六十「斯塔狄」),而許多古代的路加福音典籍都指出厄瑪烏的路程是六十「斯塔狄」。那麼,Abu Ghosh 或Qubeiba 似乎更有可能。
(2) Abu Ghosh— 在雅法路 (Jaffa road)之上,天主的約櫃曾經在此停留二十年 (撒上6:21-7:2)— 但在舊約時期,這個村莊該是在山上,而不是山谷之中。
當十字軍回到聖地的時候… 說起來令人尷尬,因著他們相當無知,也不知道Latrun的故事,於是,就像典型的十字軍手法,他們直接從耶路撒冷量度六十『斯塔狄』距離,選一個最就近的村莊,就說是厄瑪烏。
1187年,十字軍在海庭之戰(Battle of Hattin)被大敗,Abu Ghosh自此被遺忘,因為前往耶路撒冷的旅客都改用了另一條通道。漸漸地,以下Qubeiba成為了最有可能性的厄瑪烏地點。
(3) Qubeiba— 1114年至1164年,聖墓大殿司鐸團在此地找到了一個能夠供應農作物的地點。他們叫這麼做Parva Mahomeria,大概因為這裡也是一個伊斯蘭教的聖所 (el-Qubeiba = 「小圓頂屋」) 。
就像聖地許多「朝聖點」一樣,一些後來的朝聖者找到了這個地點,認為跟基督有關係,而這裡也正好離開耶路撒冷六十「斯塔狄」,於是便被命名為「厄瑪烏」。
(4) 最「可信」的厄瑪烏— 當公元60-70年,猶太人反對羅馬統治的戰爭結束後,羅馬派維斯帕先(Vespasian)指派了八百老兵前往一個叫「厄瑪烏」的地點居住,這裡離開耶路撒冷大概三十「斯塔狄」,四哩路。
他們在這裡紮營時,甚至蓋過了原本在此的城鎮,而他們也為此地起了名字,Qoloniya(直至現在也叫這個名)。直至1948年被棄置,位置大約在現代的Motza。
從這個厄瑪烏來回耶路撒冷就大概六十「斯塔狄」,約七哩;如果我們統計一半的路程,的確很切合門徒在擘餅中認出耶穌後,立即動身返回耶路撒冷去通知其他宗徒(路24:33)。
以上小小的「地理、歷史」講解正可以讓我們知道,如果只照字面去讀聖經、了解信仰… 那麼,我們會遇到許多問題。
耶穌之所以可以向前往厄瑪烏的兩個門徒「釐清」他們的誤解,是因為他們已經很熟悉聖言。現代的釋經研究,也是這樣幫助信友去了解聖言。
「盲目的信德」,事實上,是一個關於好奇心的恩賜,讓我們探索人類智慧的泉源。
被釘死的夢想
每一個夢想都會被釘死。為什麼? 因著「時間、情況、嫉妒、別人的操控… 好像我們永遠都不會有足夠空間去完成夢想。而且,我們總被期望以某方式過活、處事… 善良人的常常被妒忌、仇恨、驅散、抹累… 而夢想,亦然。
而作為基督奧體的一部份,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像基督一樣受苦。信仰之路原是充滿荊棘,在痛苦的路上尋找真、善、美。
以上,只是方程式的其中一半。另外,同樣真實的是,透過基督復活,我們知道:所有屬於天主的人,都要被釘在十架上— 但同時,沒有一個屬於基督的奧體的人,會長留在墓穴之中。天主很快就推開墳墓的大石,讓我們展開新生命。過後,我們就會明白,為什麼可朽壞的肉軀需要被釘死 (耶穌基督,不也自願被針在十架上嗎?)。死亡以後、就是復活。每一個被釘死的身驅,將來都會被提升。
問題是:我們如何遇見復活的主? 復活的耶穌基督在哪裡跟我們相遇?
聖經的啟示有點微妙,卻十分清楚。我們可以在哪裡跟復活的主基督相遇? 福音已告訴我們:在復活那天的早上,一些跟隨著耶穌的婦女們,帶著香料,去到耶穌的墳墓,打算處理祂的遺體。她們原是出於好意,但眼前的事實卻嚇得她們魂飛魄散:耶穌的遺體不見了,天使還顯現給她們,說出更為駭人的話:「你們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 他在你們以先往加里肋亞去,在那裏你們要看見他!」
去加里肋亞? 那真叫人摸不著頭腦! 加里肋亞? 為什麼要回去?
在復活後的福音章節,加里肋亞不單止是一個地方名。加里肋亞是我們心裡的一個角落:是一個夢想,門徒曾經跟耶穌一起踏足過、聆聽過祂教導的地方。那時候,他們因耶穌的話而充滿熱忱、充滿希望。現在,耶穌被釘死了,門徒只有被死亡的恐懼籠罩;他們以為,耶穌教導的信仰已經化為烏有。天使讓他們回到信仰的狂喜中:「他在你們以先往加里肋亞去,在那裏你們要看見他!」
於是,他們回到了心中的加里肋亞:那個充滿心火、希望的地方… 他們曾經擁有的夢想、他們領受使命的地方。當然,耶穌就在那裡顯現給他們;祂甚至不是呈現從前的容貌、更讓他們看見祂光榮、高超的身體。耶穌基督的復活,比人心所能夠想像的還要輝煌,但同時,卻仍然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祂在他們面前進食,也讓他們觸碰… 而且,更有能力賜予他們新的生命。
這就是「復活」所帶給我們的終極使命— 回到加里肋亞— 回到你的夢想、希望、你領受使命的地方… 在經歷黑暗的幽谷以前,我們的心火曾經在那裡被燃點。
同樣,這也是「厄瑪烏路上」的意思。在路加福音我們聽到,在復活那天,兩個門徒決定離開耶路撒冷,前往厄瑪烏,他們滿臉愁容。「往一個村莊去,村名厄瑪烏」這一句,是整個故事的靈魂:
路加的「耶路撒冷」,就如其他福音作者的「加里肋亞」— 是夢想、希望、王國、救恩的開始及高峰。兩位門徒滿面愁容地「離開」這個地方;他們決心離開昔日的夢想,前往厄瑪烏。厄瑪烏當時是一個羅馬的浴場— 就如「拉斯維加斯、 蒙地卡羅」,提供世俗歡愉的地方。
兩位門徒的夢想,已經跟基督一起釘死在十架上了,於是他們感覺絕望、一無是處… 他們喃喃自語:「我們原指望他就是那要拯救以色列的。可是…」。就在這樣的心情中,耶穌親自走近他們,為他們講解默西亞必須受苦難的意義,祂為他們重燃心火、夢想… 最後,他們立即回到耶路撒冷去。
這正正是復活節的其中一個重要訊息:當我們在信仰上感覺氣餒、認為全部希望已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時候,我們需要回到加里肋亞、耶路撒冷— 就是,我們夢想的地方,被召作門徒的地方,在那裡,我們曾經充滿希望和愛火。在感覺絕望的時候,我們受到誘惑,認為基督的國已經被毀滅了,我們只能夠心灰意冷,前往「厄瑪烏」去…
不過,從厄瑪烏的福音章節我們就知道,我們總不會獨自到達厄瑪烏的。耶穌一而再「偽裝」成不同形象,跟我們同行,祂的說話可以重燃我們心火。祂親自為我們解釋苦難的意義,讓我們充滿喜樂— 再次回到加里肋亞,回到我們的使命。當我們回到那希望之中,接著,就會明白所受著的苦痛,有什麼意義。
反省問題
讀經一
1. 你可看到伯多祿在讀經一中的態度,跟他經歷耶穌的苦難、死亡時,是多麼的不同! 你認為,為什麼伯多祿有這個轉變? 以上問題的答案,可以放在你自己身上嗎? 即是說,你會否經歷像伯多祿一樣的轉變?
2. 在過去多個世紀,一些天主教徒、基督教徒,的確有斥責、甚至迫害猶太人。他們引用伯多祿的說話:「你們… 釘他在十字架上,殺死了他。」在這讀經之中,你會否看到,耶穌基督受死、復活,是天主的旨意,而猶太人仍然是天主特選的民族?
讀經二
1. 在這篇伯多祿前書的選段之中,伯多祿說「基督是在創世以前,就被預定了的」! 為什麼他如此肯定?
2. 這篇讀經又被稱作「希望的講辭」,為什麼? 從中你找到希望嗎?
福音
1. 在福音的各片段中,你找到共鳴嗎? 門徒的不安? 他們認不出耶穌? 他們想跟這位「陌生人」共聚多一些時間? 突然認出了復活的基督?
2. 為什麼當他們聆聽耶穌的講解,他們的心是「火熱」的? 你的心有沒有被主這樣燃點過?
祈禱
耶穌基督,願我們聆聽、接近祢的聖神;在我們的鄰人身上… 甚至在我們自己之內。讓我們用整個生命去傳揚祢— 祢的生活、死亡、還有祢的復活! 亞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