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在文章下按 [意見] 留言,發表您的信仰分享/感想。唯望大家以基督徒的愛心去分享、互相尊重。

網頁

2011年2月19日星期六

常年期第七主日 (2月20日)

這個星期,我們邂逅的天主聖言教導我們關於愛和成聖。

肋未紀 19:1-2,17-18

肋未紀19章是一系列法律,有些內容被認為是十誡的早期版本。第一至二節是整章的引言,因此跟今天選段,十七至十八節相當配合。

「聖的」,意思是指跟世界分開、與別不同。首先,這是天主的特質。然後,天主揀選以色列作為祂子民,因而令以色列也成為聖的;雖然這段文字中沒有表明,但在出谷後頒布的舊約法律,已經預設了這一點。對於基督徒更為重要的是,讀經二說到:「天主的宮殿是聖的,這宮殿就是你們。」

「聖」首先是直接的:「你是聖的」。但它同時是一個命令:「你們應該是聖的」。天主子民的特徵首先建基於他們的行為;而行為的原則就是愛近人。在舊約及猶太教中,「近人」指其他的以色列民。耶穌再次肯定這條誡命,但就將其對象推廣至今天福音說的,包括愛你的敵人。


聖詠103

也許這是聖詠集內最廣為人知的感恩詩歌。作者以自己的經驗去形容上主的慈愛,他更將個人的感恩化為眾人的讚美歌。

我們很難確定作者個人經驗如何,但第二句說到他從「死亡」中「得到保全」,也許他曾經病重。

憑作者個人經驗,他看到以色列的救恩史 (參照第七節, 雖然沒有包括在今天讀經中)。聖詠特別歌頒上主的仁愛、慈悲,特別因著祂對罪惡的寬恕,被彰顯出來。

聖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前書 3:16-23

格林多人前書一至四章的話,是針對格林多人教會當時的問題。他們各自說:「我是屬保祿的」、「我是屬阿頗羅的」... 每一派別各自吹噓他們據稱從領袖傳授得到的知識 (唯識論, gnosis)

保祿開始這一段落時,他提醒格林多人本應該知道這些事,他說:「你們不知道?」。因此,這些都不是新的教導,並不是增添到他早前的教導中,而是他最原本的教導。他們的分裂、無理的驕傲自恃等同同毀壞天主聖殿— 那即是教會。

保祿用過許多形象去比喻教會 (花園、樓房等等),但在這裡,他第一次在書信中用到聖殿的形象。「聖殿」說明了教會是天主聖神臨在的地方。教會不是用磚、用混凝土堆砌而成;在起初的時候,教會也不是機構、不是組織。

稍後,在格林多人前書6:16-17,保祿再用同一個形象在每一個基督徒身上。在那段落,我們會看到,不道德的事,會令我們污辱了天主的聖殿。在這一段落,分黨分派的行為也污辱了整個信友團體。

這些話如何和應瑪竇福音16:18? 那裡說到「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她。」,答案就是,本地教會、甚至地區教會,是有可能被摧毀的(如北非的教會)

每個地方教會都呈現了普世教會的縮影。但普世教會是不可能被摧毀的。

讀經的下半部,保祿提到關於分黨派的討論,也提出關於智慧和愚拙的討論。

在每個黨派中,他們聲稱自己獲得優越的知識 (唯識論,gnosis),但那純粹是地上的智慧。真正的智慧、天主的智慧,是關於基督十架的福音。地上的智慧吹噓人間的權力領袖。宗徒們不是這樣的領袖人物。他們不是天主子民的領袖,而是基督的僕人、也是基督羊群的僕人。

在聖神的團體內,這的確是「平信徒的權力」,與領袖者的權力對衡。但這個權力也不是自把自為的,而是屬於基督,而基督也是服從於天主 (保祿的基督論,在這裡是功能性、歷史性的,而不是本體論或形而上的—在往後的基督論,中「從屬主義」(subordinationism)理所當然地被界定為異端)

瑪竇福音 5:38-48

福音繼續上星期的山中聖訓。像我們看過的「對語」:「你們一向聽說過我卻對你們說。」

這裡有兩句突出的對語。第一句從梅瑟法律 (Torah)而來:「以眼還眼,以牙還牙。」(24:19)。第二句是一句格言,結合了讀經一「愛近人」的訓令,及在舊約中找不到出處,但傳統承傳的:該仇恨天主及以色列的敵人。

耶穌不是矛盾舊約法律,而是使它向相同方向進化。「以眼還眼」的法令,不是說復仇是合法的,而是約束復仇。現在,耶穌將兩者配合,從新宣告。

耶穌宣告的法令大概是針對當時的熱誠派(Zealots),或他們的前人;他們提倡以暴力去反抗羅馬帝國的管治。福音作者後來將禁止向仇人報復的誡命,引申至迫害教會的人(44)

十二世紀中期,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及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將耶穌基督反對暴力、復仇的訊息引用至許多不同方面。但有些主張用耶穌的教導作暴力革命,就很難用作支持絕對的和平主義(如侯活士Stanley Hauerwas或海斯Richard Hays)。縱然,每位基督徒的召叫也許正是這樣。

耶穌是跟祂的群眾說話,而不是向政府官員。在羅馬人書13章中說到,掌權的人是應該帶劍的,以執行法律、防止邪惡的事— 這仍然在教會法律中。


歷史、文化背景

耶穌為祂重新演繹的誡命作出總結,祂用了三個境遇去解釋;當門徒們遇到侮辱時,他們要放棄報復的行為。(3841)

「若有人掌擊你的右頰,你把另一面也轉給他。」,那是說被一個用右手的人以手背掌擊、或被一個用左手的人以手掌掌擊。在中東地區,左手是如廁時用到的。一個人絕不可將左手放在桌上、用作吃飯、或去觸摸人。兩種掌擊也是極度侮辱 (39)

在中東,爭執演變成要訴訟的話,是一件很可恥的事。糾紛應該以在公開訴訟之前的階段已化解。耶穌提出如果有人拿你內衣,你連外衣也讓給他(40),這實在令人訝異。外以對當時的人來說,外衣是很重要的,因為是他們睡覺的被子。如果放棄它的話,就等如赤身露體,是很羞辱的情況。

最後,當時的士兵很慣常會迫平民百姓背負他們的武器裝備,為他們走一哩路。在第一世紀,被佔據的巴勒斯坦地,多是以色列人為了錢而賣國當羅馬兵。要背負武裝已經是一件恥辱;被迫背上賣國賊的武器,實在是極大的羞辱(41)

在每個例子中,耶穌都勸告受辱的門徒忍受、不報復、甚至承受更大的羞恥。這樣的態度是激進的嗎? 還是文化上可行的?

中東人的特性是激動、好鬥。當被侮辱時,他們自然會反抗。當名聲受到威脅時,他們會企圖反對。這些侮辱、爭執通常都在公眾場所發生,反抗行動都很迅速。通常,其他人 (多是親屬同鄉)會加入爭執,勸告受辱的一方;等待他的怒氣消減以後,也許可以跟侮辱他的人和解。

因此,耶穌的勸告其實相當可行的。他勸告群眾依賴他人為自己除去羞辱,而不是公開訴訟、或釀成流血事件。應該盡可能保存群體,而不是解散。

愛、及聖善
耶穌對於人的心、及掌管人心的法律,有一個深切的看法。

讀經一提出了一個溫和的提示:「應愛人如己」,及「你們應該是聖的,因為我,上主,你們的天主是聖的」。

但是,天主是「聖的」,那是什麼意思? 答唱詠這樣說:

「上主富於仁愛寬恕,極其慈悲,遲於發怒。他治瘉了你的一切病苦;是他叫你的性命,在死亡中得到保全;是他用仁慈以及愛情,給你作了冠冕。」

這樣形容天主,讓我們大感安慰。我們可以嘗試這樣去愛他人的,我們試試努力去做,就可以嗎?

那,福音中有耶穌自己的說話,教導我們向天主學習。就像祂上星期,引用舊約法律,提出討論,再加上解釋。

.舊法律:「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新法律:「不要抵抗惡人那要與你爭訟,拿你內衣的,你連外衣也讓給他有人向你借貸,你不要拒絕。」

實在很難、很難。當我在加州柏克萊居住的時候,有些乞丐很坦白承認,他們要賺到某數量的金錢才可「下班」。有時候,下五、六時,就有名貴的車接他們回家! 那根本是一個陰謀。難道我要將自己的外衣除下、「貢獻」這些「財團」?
也許是的。他們是窮人。我不可以視窮人不見的,對嗎? 我要以仁愛、惻隱之心去對待他們。否則我就是一個懦夫吧? 真要命!

.舊法律:「你應愛你的近人,恨你的仇人!」—法律:「你們當愛你們的仇人,當為迫害你們的人祈禱。」天父愛義人、也愛惡人;祂賞報義人、也賞報義惡人。「你們應當是成全的,如同你們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樣。」

的確,那真是荒謬? 跟天主比較,我們只是渺小的螞蟻…. 在宇宙大爆炸而成的一塊小石上爬行。我們怎可以像主一樣偉大? 耶穌的確對我們的心和法律,有太深遠的想法。

他的確是。「你們是天主的宮殿,天主聖神住在你們內」(讀經二)。讓我翻譯這一句。天主建立了人心,卻在心內「留了一個洞」。那是一個空間,讓其他人進入— 假如我們不以自私去閉塞那缺口、如果我們願意成長的話。我們甚至可以讓天主自己進入,祂會用我們的殘缺去接觸他人,因此我們真的因為愛而付出。

一句忠告:我是否應該幫助一個被「集團」操控的乞丐? 答應該是否定的。因為這樣做不是為他的好處。一個妻子如果長期被虐待,她還該待在家嗎?當然不應該,因為這不是「因愛而付出」— 那是嘗試擁抱一隻瘋狗。每一個這樣的案例,都要經過判斷;但整體來說,如果那事情是道德上/ 身體上對付出、或接受的人有害,那不是來自天主。

真愛,是我們所追求、跟隨仁慈的耶穌形容、而天主把我們與之拉近的。


反省問題
讀經一
1.      關於愛人如己,天主這樣說:「不可存心懷恨你的兄弟對你本國人,不可心懷怨恨」— 這容易做到嗎? 你嘗試過嗎? 你會再嘗試嗎?

2.      如果我們所有人都「愛人如己」,你認為世界上還會有戰爭、監獄、飢荒、貧窮嗎? 試討論。

讀經二
1.      聖保祿說:「天主聖神住在你們內」,你什麼時候會記得這句話? 當你要作重要決定? 當你有極大的困難? 當有好事發生? 不常常想起? 這讀經會否令你改變?

2.      在讀經中,保祿說是什麼令你成為聖的? 如果有人毀壞你,將會有什麼發生? 而你,你的近人也是聖善的嗎? 如果是的話,你會怎樣對待生命中的人?

福音
1.      對於「有人掌擊你的右頰,你把另一面也轉給他。」,你有什麼想法? 為什麼耶穌叫我們「愛你的仇人」? 祂有沒有向我們示範如何愛仇人? 祂甚至為仇人做了什麼?

2.      「為迫害你的人祈禱」— 你有什麼想法? 這事容易做嗎? 有什麼可以幫助我們做得到?

祈禱

主,祢曾說過,我們該是聖的,我們該愛近人如同自己。請給予我們祢生命的恩寵。請將我們陶鑄成聖善的,如同祢在天之父是聖的一樣。亞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