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在文章下按 [意見] 留言,發表您的信仰分享/感想。唯望大家以基督徒的愛心去分享、互相尊重。

網頁

2011年4月30日星期六

救主慈悲主日 (5月1日)

宗徒大事錄 2:42-47

在甲、乙、丙年的復活期,讀經一都選用宗徒大事錄,而非舊約經文。因為透過《宗》的記載,我們看到復活的基督,如何在早期教當中延續祂真實的工作。

在甲、乙、丙年的復活期,讀經一都選用宗徒大事錄,而非舊約經文。因為透過《宗》的記載,我們看到復活的基督,如何在早期教當中延續祂真實的工作。

宗徒大事錄的作者路加,在「第一部書」(福音)中,已紀錄了耶穌的行實及教導 ( 1:1),而他在第二部書,會繼續述說耶穌的行實及教導。

42節是早期宗徒教會的縮影,讓我們看到有一些關於教會的意象。凡有以下原素的,方為「教會」:

(1) 宗徒的教導。在當時,訓誨(didache) 跟傳教(kerygma)有著極大分別。

的確,向教外人宣傳福音是很重要的,而且需要用不同的說話、去接近不同的受眾(在宗徒大事錄內,有不同的講道辭),這讓教會得以擴展。但同時,為已經接受了福音的信友,一樣需要接受教導,讓教會得以保存正確的信仰。

為了以上需要,宗徒們一直宣講耶穌基督的行實、教導,好讓教會的聖傳得以發展、傳承。

(2) 信友聚會。在42節,希臘文用到的是 koinonia— 意思是共同、共有的生活。

基督徒團體的基本生活,就是一起分享復活基督的生命— 聖保祿在格林多後書13:11說「同心合意,彼此和睦」,以及若望書信中說,「使你們也同我們相通」,「我們」就是一些親自見證過耶穌復活的人,「你們」是新的教友。

但這個「同心合意」也有不同的層面;我們看到,早期的教會的信友分享一切財物、一起生活。在這篇讀經中,正正形容了早期教會的「共產」

當然,那「共產」的意思並不是經濟條件,而是用作形容信友們的和睦共處、無分你我的兄弟之情。無論如何,當那些原本在加里肋亞當漁夫的宗徒到耶路撒冷展開傳教生活,這樣的共享、共產生活,一方面是現實需要。

路加所形容的,是一個很理想化的大原則(「凡信了的人...);當他在《宗》四章36-37節說巴爾納伯交出私有財產的情況,我們相信那是特別的例子。

那就是說,「共產」的情況,絕對不是當時教會的法律。

在保祿的教會,信友們也像耶路撒冷教會一樣,收取奉獻。當時,該有一些特別的安排,教會們一起分享一些物資,那是教會的其中一個標記。

(3) 擘餅。學者們長久以來也有激烈的討論,到底那時候的「擘餅」是否感恩聖祭。

如果我們認為當時的「聖祭」像現代的禮儀,或似它後期的模樣 (例如,在保祿的時候,將各樣的原素集合一起),也許有點勉強,因為時序並不相乎。

不過,42節的大綱,及至46節的闡釋,反映到這個擘餅、進食,有著神聖的意思;信友們以「歡樂和誠實的心」一起分享。

這裡「歡樂」一字的希臘文(agalliasis),是一種完滿無缺的狂喜,是用作默西亞來臨時的歡樂。(像布特曼, Bultmann學說)

那即是說,信友們每天分享的擘餅,是預享默西亞的筵席;耶穌在最後晚餐中,跟門徒說要在天主的國度跟大家一起吃、喝— 某程度上,這個承諾信友當中,已經實現了。

(4) 祈禱。這裡沒有說明信友們的祈禱方式,大概是以猶太人的格式去祈禱;早期的信友,當然也在猶太聖殿中祈禱、讚美天主。

聖斯德望,後來說了一些話我們知道,自此猶太信徒跟基督徒的祈禱,有著絕對的分別。

信友們每天頌讀的晨禱、日禱、晚禱等等,起初是個人的祈禱,漸漸演變成像修士們集體的頌課。個人、及團體的祈禱,絕對是基督徒團體的主要標記。

還有一點,雖然在這篇讀經未有包括洗禮;但在最末一句「上主天天使那些得救的人,加入會眾」,已經隱含了洗禮、加入教會的意思。從這一句的語法,我們可以看到,早期教會的信眾,怎樣定義「加入會眾」— 就是透過洗禮。

洗禮是一個天主的行動,讓皈依的人加入信友團體,進入得救的道路。信友不是因為有個人的救恩經驗,而聚在一起;反而,每人都是透過教會去經驗救恩。

答唱詠 聖詠 118

這首聖詠常常在復活時節用到,「匠人棄而不用的廢石」大概是早期信仰團體,其中最先從舊約經文之中,找到適用於基督聖死、復活的章節。

在舊約中,時時都有出現「被離棄— 被舉揚」的形容,而十分切合於基督的復活:猶太人(和很多世上的人)都「拒絕」了耶穌,但天主讓祂復活,使祂大獲全勝;很多人都接受了基督為主、默西亞,高舉祂的名字。


聖伯多祿前書 1:3-9

許多學者都相信,伯多祿前書原本是一篇復活節聖洗禮儀的講道。有些人更認為是洗禮時宣讀的經文之一,這一點大概太誇張了。

基督徒藉著洗禮,與基督同死、同復活、經歷一個全新的生命。不過,作者也勸告信友,這個現世的新生命還未達至圓滿。

作為基督徒,他們要知道,救恩已經因著耶穌基督而滿全,但他們仍然要面對不同的考驗、在迫害中需勇敢地持守到底。作者以宗徒的權力去說這番話,他自己的信德,是因為「真正見過」復活的主— 他們給「沒有見過他」的信徒們作見證。這一個主題,在福音中關於多默的事件,會再討論到。


若望福音 20:19-31

傳統上,復活節後第八天稱為「卸白衣主日」(“Low” Sunday),這段福音時時都在這個主日被選用。若望正是為著當時的「後宗徒」團體去解答常見問題:「我們沒有親眼見過復活的主,我們怎去相信祂?」答案就是,就算多默親眼見過了,也不代表他一定擁有完滿的信德。

為多默來說,他的信德,是從復活的主耶穌基督親自對他說的話而來。而後來的信徒,信德是從聆聽天主的話而來— 復活的基督一直都透過宗徒們的傳承而說話。


歷史、文化背景

在聖經中,記載重要領袖人物或先知,蒙天主去率領天主子民,總有特定的格式。例如天主召叫梅瑟(3:4-4:9)、基德紅(6:11-36)、耶肋米亞先知(1:1-10)、甚至耶穌召叫門徒(28:16-20; 24:33-53; 20:19-27; 21:1-19).

天主召選他們的格式,可以歸納如下:

引言
當耶穌顯現給門徒們、派遣他們的時候,場景是在一所房子內,十一位門徒齊集、門戶都關上。

在耶穌時代的地中海文化,好管閒事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有什麼事情要關起門窗去辦,一定不是好事。人們都習慣將門戶打開,讓鄰家小孩子、或村莊裡的「探子」,都看到家中發生什麼事情。

因此,若望所載,十一位門徒躲起來,因為他們都害怕猶太人釘死耶穌後,會進一步打撃他們。

這個見微知著的註腳,切合若望的時代(特別是公元90年以後)。當時門戶都上鎖,卻不能阻礙耶穌到達他們當中。

遇見- 反應- 安撫
復活的耶穌突然在門徒中間出現 (遇見),讓門徒們嚇了一跳(反應),耶穌首先令他們安心:「願你們平安﹗」(安撫)

派遣
這個「派遣」的儀式有三點:
(1)   派遣是一件隆重的事 (「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樣派遣你們。」)
(2)   他們被派出去宣講悔改、及履行罪過的赦免(20:22-23)
(3)   耶穌為他們派遣聖神,以肯定這個派遣禮(20:22)

反抗
在福音中,不是被派遣的門徒拒絕任命,反而是多默提出抗議。他認為,門徒大概是見了幻象,因此不願意相信耶穌的顯現。

據若望所載,多默提出了強烈的疑問;他甚至說,要用他的指頭探入耶穌的釘孔。

安撫、徵兆
照常理說,對於多默的無信,天主應該很憤怒;但在這個場景之中,耶穌的回應卻令人更為驚喜。

耶穌再次回到宗徒們當中,就好像特別要令多默信服;也令所有沒有親眼見過基督的信徒,因而獲得信心。

耶穌給予多默一個徵兆:祂叫多默將手指探進祂的肋膀中 (20:27)。耶穌的說話十分有力,多默當然立即相信了。

作為現代的信友,我們都很熟悉以上的「格式」。聖經中的許多比喻、醫治保祿書信都傾向於以上這個格式。

當我們看過這些事跡、記載之後,也許我們都會自問:「那又怎樣呢? 那跟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今天福音,記載了耶穌如何派遣他的宗徒,去令更多人成為天主盟約子民的一員。在早前臨別的贈言中,耶穌也說過相類似的話(13:20; 17:18)

當學者們細心研讀過這段事蹟的組織、結構;他們都相信,這些話語不單止對十一位門徒說,而是為所有基督徒說的。所有的信友都被派遣,讓更多人認識福音。

我們,應該如何回應這個派遣呢?


「多疑」的多默
讓我們看看,究竟多默有什麼問題。一直以來,大家也記得他的「多疑」。也許我們會因此斷定,他是一個沒有信德的宗徒。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探究一下多默的心路歷程,也許可以幫助我們面對自己對信仰感覺猜疑、焦慮的時候。

我們且叫他做「多疑的多默」

首先,多默是誰? 他的名字在阿拉美語是Te’oma(多默, Thomas),意思是「雙胞胎」,他亦被稱為「狄狄摩」,希臘文跟阿拉美語同樣意思。因此,他應該有一位孿生兄弟,也許是瑪竇。

多默的性格大概有點鬱鬱寡歡;在拉匝祿死後,耶穌想要回到猶大,多默立即呈現了一個現實、而且悲觀的反應。宗徒們都不想回到耶路撒冷,因為他們知道,猶太人領袖想要用石頭砸死耶穌(10:24-30)。耶穌跟他們說,他們將要看見奇妙的事,但多默沒有相信耶穌的話。他強硬地回答:「我們也去,同他一起死罷!(11:16) 這個小片段,足見多默就是這樣一個苦澀的人。

再往後,在受難臨近以前,耶穌說:「我去的地方,你們知道往那裏去的路。」— 耶穌這句話是靈性上的意思,門徒們該知道祂往天父那裡去的道路。但多默卻以現實的角度去理解,而且情緒上,他十分不安,他回答耶穌的說話,潛台辭是:「耶穌,你有秘密卻不告訴我們,我們怎會知道去那裡的道路呢?

多默一定也很忠實地愛著耶穌基督,但對於當時的危險處境,他感覺十分疑慮不安,也不明白為什麼耶穌要如此冒險。多默務實的本性令他說出一句直接而悲觀的結論多默是一位雙胞胎,同時他也有著一個雙重的性格: 愛、及恐懼。

當我們了解到多默的性格,那今天主日福音關於他的描述,就不會讓我們太意外。多默因為信德不夠,因而不相信主已經復活? 讓我們再細想一下…… 多默不久以前的最大疑慮,結果真的應驗了:耶穌真的被殺死。他是多麼的悲痛,以他的性格,他會將悲傷埋葬心底,從此不願再提起他根本不願意跟其他門徒一樣說起耶穌,那只會令他更傷痛。多默是一個實事求事的人,他早已預料到耶穌會被殺、而且已經發生。現在,他什麼都不願再提起。

然後,宗徒們卻無比興奮地跟多默說話:

「多默! 多默! 我們看見了主! 你不在的時候,主突然出現在我們當中! 雖然門戶都關上,祂突然出現、跟我們說話!

不是的不是的!!!!!!!!!
多默的心接受不了這個現實 --- 不是因為他多疑,而是因為,基督的復活,正是他心中最為盼望的事--- 他怎可以相信這是真的?

「除非我看見他手上的釘孔,
用我的指頭,探入釘孔;
用我的手,探入他的肋膀,我決不信。」

這絕對是多默/狄狄摩的性格。他說這樣的話,是「自我防衛」的心理,如果宗徒們說的是假話,他的心絕對不能承受這個傷痛。「除非讓我親身見到、摸到,我絕對不會相信!

耶穌讓給他這個證明。叫他將指頭探入釘孔、用手探入他的肋膀。

無可懷疑,多默一向都是全心全意地愛主。是的,他的性格很憤世嫉俗;但當他得到證據的時候,他是五體投地的相信了。

「我主!我天主!」

在復活節的氣氛中,我們重讀這一段福音,實在是合適不過。


反省問題
讀經一
1.      早期的基督徒們如何「把產業和財物變賣,按照每人的需要分配」? 「變賣一切、分享一切」— 你可以做到嗎?

2. 你可以簡單地形容最早期的基督徒團體嗎? 你的信仰,如何透過其他人的幫助而被鞏固? 為什麼他們「懷著歡樂和誠實的心,一起進食。」?

讀經二
1.      「你們暫時還該在各種試探中受苦。」— 受苦會有什麼好處嗎「放手讓天主帶領」會如何令你自己? 當你看不見,但你願意相信的話,那是什麼?

2.      佰特沙(Hans Urs Von Balthasar)說過:「不是我們抓住基督、揭近祂而是基督奪取了我們。」— 怎樣的「緊握」令你感到有安全感? 佰特沙這句話,如何應用到讀經二?

福音
1.      耶穌基督可以穿透任何緊閉的門戶。試解釋。你的心中有「緊閉的門戶」嗎? 罪惡令人與天主相隔絕,也令人與人之間造成隔阻,對於你的罪惡,你可以做什麼? 平安、與罪惡的寬恕有關係嗎?

2. 「沒有見過而相信的人,是有福的」你認為「相信」、還是「看見」比較有力? 你是不是像多默一樣,也需要幫助才相信? 若望記載這事,要我們了解什麼?

祈禱
基督,請進入我們因恐懼而上鎖的心房,請向我們噓氣、將祢的平安賞給我們— 祢的平安是因著祢圓滿的愛而來、為每一個相信祢的人而傾注的。亞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