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則克耳先知書 33:7-9
段落取自厄則克耳的設想:以色列子民流放回國後,先知對人民的勸諫責任。
先知將他的職責比喻為警衛;警衛是巴勒斯坦地十分普遍的角色,他們通常在山崗上,為人民警報外來的入侵者。
先知書第33章,一至六節是比喻;七至九節(今天讀經選段)將比喻放進先知的角色。厄則克耳認為先知的話是給個別對象說的。
這是因為他們的國家已被毀滅,流放的人民再難以團結。於是,先知個別地跟他們說話。
如果先知沒有說出真理,那就是先知要負的責任。但如果先知已經傳話,而個別對象不願意接受,那就不是先知的錯。
厄則克耳將先知比喻為警衛,這跟福音也相符;說到未世的團體分享同一的聖神,因而需要互相警醒。
答唱詠 聖詠95
聖詠95包括兩部份:第一,召叫人民敬拜上主、第二,告誡人民不要忽視上主的說話。
第一部份是聖公會常用的祈禱,他們在晨禱時讀這聖詠;不過在最近的翻譯版本中,第二部份的警誡有時被刪除了。
但是,希伯來人書的作者(希3:7-4:13)特別取了第二部份,放諸當時的教會上。
當時,希伯來人教會流於高超的言談,而不是追求更卓絕的基督徒生活(中古時期的怠慢罪過),一如以色列民在曠野時那樣。
答句:「你們今天該聽從他的聲音,不要再那樣心硬。」獨特地回應了厄則克耳的警衛比喻。
羅馬人書 13:8-10
上星期我們討論過,羅馬人書13至15節包括許多道德規勸。今個主日,保祿擺出十誡的下背部份。
保祿以一句話(第9節)概括了肋未紀19:18的法律:「愛你的近人如同你自己」。要留意這章節的邏輯性:
1. 迫切性(第8節上半部)
2. 迫切的原因 (第8節下半部)
3. 誡律第二部份 (第9節)
4. 稍為將第8節的迫切緩和 (第 10節)
明顯地,保祿提出一套系統化的教理,源於希臘化的猶太教;我們從教條的排序可見到。而且,從不同的段落中表達一個大原則,同樣是希臘化的特色。
這段落的教誨在於:唯有一條法律是真正全人類共通、而且切合於所有境況,我們要永遠遵守的— 那就是愛的誡命。所有其他的誡律、法令,都是闡釋了這個大原則,將愛的意義放於不同境況之中。
瑪竇福音18:15-20
這個主日福音跟上主日緊扣;在四部福音中,只有在這些章節提出「教會」一詞(ekklesia)、兩部份都提到「束縛、釋放」。在瑪竇福音16章只用於伯多祿身上,而18章則指向所有門徒。
我們合理地相信,瑪竇於這兩章節的內容是從同一的原始資料而來,而且是關於教會的起源:(1)一個團體的誡律(15至17節),跟谷木蘭經卷(Qumran)相對應;(2) 關於「束縛、釋放」的應許,我們認為這是從耶穌復活後的故事而來,也跟瑪竇福音16章耶穌說伯多祿是「磐石」、及若望福音20:19-23的傳統相對應。
這個傳統的原始版本是:復活的基督賦予宗徒權力,使他們可以在天上或地下束縛或釋放萬民,而準則在於他們是否接受福音。
瑪竇將以上內容加進耶穌講論關於弟兄規勸的講道中,成為教會的誡律。於是,「束縛、釋放」成為了整個教會的權力,而且成為了教會內對於兄弟姊妹間的責任。
歷史、文化背景
我們信仰的先祖、地中海的人民,他們是常有爭鬥的(正確的用字是「好勇鬥狠」agonistic,源於希臘文的:戰爭、抗戰、鬥爭)。從遠古歷史他們已經知道戰鬥是危險的,會釀成血戰、直至雙方都傷亡慘重。
因此,他們會用一些計謀去撥亂戰爭。例如,以言談去恐嚇— 這個文化往往是說話多於行動的。
另外一個方法,就是「以眼還眼」(瑪5:38-41)。這個方法是現代人少用的;一些民間智慧之言說:「莫生氣、但要取回公道」,而且在現代社會愈來愈多社會暴力,也可見更多人以這個準則去討公道。
今天的福音提出了另外三個方法去平息戰鬥;這些建議是用於平息圈子內的紛爭,而非關於外人的戰鬥。
規勸
紛爭發生,因為「罪過」是人與人之間的得罪、不和。在當時的社會,「榮耀」是最重要的價值,因此也容易得罪別人、損害了他人的名聲。從古時開始,人們就知道捐害別人的榮耀,會釀成極嚴重的後果。
如果一個人認為別人侮辱了他,受得罪的一方應該跟對方私下面談 (「要在你和他獨處的時候,規勸他」);這是為了避免將私人恩怨帶到公眾的層面。
如果當中原來是誤會、或無意的傷害,那透過私人規勸,雙方便可成功平息不和。沒有人公開失掉面子。
商討
第二個方法,是「憑兩個或三個見證人的口供」作證(16節);如此,兩人之間的不和成了半公開、而且是法律的訴訟(看申命紀17:1-7,需要一個以上的證人)。
19節的「無論什麼事」,希臘文翻譯直接解作「法律個案、訴訟」;作為證人,他們很清楚自己的角色(參閱:出谷紀20:16、宗徒大事錄6:13)、以及如果作假見證的嚴重後果(申命紀19:15-21)。他們的決定是具法律後果的。
這個方法,希望以證人的說話去平息雙方不能達成的共悉;於是雙方可以達到重拾榮耀,而不用引致下一個階段。
判決
最後的一個步驟,完全表達了古人對於「榮耀、侮辱」的看法;問題擴展到「教會」,那即是全個團體。至此,事件已經完全公開了,整個群體有權力去決定最後的榮辱。
如果被告人不願意接納教會的決定,後果就是被逐出團體。「將他看作外教人或稅吏」意思就是完全成為「外人」— 罪人被趕出團體。
如果我們不在乎團體、家庭的身份,那被趕出團體也不算什麼大事。現代人講求個人主意、我行我素;不過,對於地中海文化的古人,如果脫離家庭、團體,等於死刑般嚴重。
審判
18節的「你們」是眾數,即是說耶穌的所有門徒都有束縛、釋放的權力;那就是說他們都有權平息團體內的成員紛爭。
當一個團體以耶穌之名去審判,耶穌就在他們當中;如果團體同意,我們在天之父也同意。
在基督徒之間發生紛爭、爭戰— 這實在是一件侮辱的事。
彼此相愛
這個主日感恩然的訊息在於愛。不是感情泛濫的愛,而是真實的愛情。如果有人得罪了我、傷害了我呢? 我要怎樣做? 將他痛打一拳嗎?
不是的。耶穌在福音中,告訴了我們一連串具體的行動,如果在基督徒團體中有人得罪了我們,那逐怎辦。這些行動可以用諸於所有問題:有人說你閒話、公開令你尷尬、偷竊、不忠… 或其他事件。
首先,去找那個得罪你的人,說出你不滿的地方;這不是「發洩」的途徑,而是嘗試修補那段關係,不論誰是誰非。這是希望修和的一步、而不是加深傷害的一步。
當然,在這個主日福音中,耶穌假設你們彼此相愛;因為你們都是「教會」的成員。
如果跟對方面談不成功呢? 耶穌說,你應該去找兩個、三個證人,再跟對方一起商議、證人會為你們判斷問題。耶穌更說,如果對方也不聽,你應該繼續嘗試。然後,要向教會申訴,如能夠達成真正的共悉、諒解— 以真理、寬恕成為大前題。
背後的原因其實隱藏在讀經一之中。上主對厄則克耳先知說,先知一定要警告惡人離開邪道。
這不是為了要懲罰惡人,也不是要令先知成為紀律部隊;反而是為了幫助出了問題的人,他們對自己、對於群體所造成的危險。詩人Hopkins說過:「警告亡羊回頭」,同樣,我們要向弟兄說出問題所在。
讓我分享一件個人經歷:幾年之前,我曾經跟一位同事/朋友有過嚴重的爭執。我們一起為一個音樂劇工作,我們雙方都認為對方有著不可寬恕、傷害性極大、十分不專業… 的問題。我也不清楚誰是誰非。不過,我們私下面談過,達成了共悉、溝通。我們— 雖然有點小心翼翼— 但仍然是好朋友。
在幾個夏天以後,同樣的事情再度發生。我是「爆發」的一方,因為在綵排當中,我知道有一事我被嚴重地得罪了。我向朋友發了一個十分憤怒的電郵、而對方以尖酸刻薄的口吻回應了。
不過,我們還是一起成就了一次美妙的演峴! 我們明白問題是什麼,我的朋友說:「我們都很疲憊、而且太大壓力了,是嗎? 壓力令我們爆發了,不過我們都只想盡力令到演出成功。」
大家應該猜到了,我們至今仍是好友。當基督徒很「人性化」地傷害了彼此;這不是追究誰犯了誡律的時候。因為,所有的誡命都已經被一句說話所概括了:「愛你的近人如同你自己」(讀經二)。
反省問題
讀經一
1. 天主有沒有為現今的世界派遣「警衛」? 他們是誰? 他們成功嗎? 活得長命、快樂嗎?
2. 在不同程度上,你是不是都是一個警衛? 對於你鄰人的事,你有多大責任? 你能不能想出一些具體方法,將天主的愛帶到你身邊的人、你工作的人… 甚至你生活其他層面?
讀經二
1. 哪一條誡命總括了其他一切誡命? 法律的滿全是什麼?
2. 有什麼是最重要的:你愛得有幾多? 你貢獻有幾多? 你有多明智、有權力? 以耶穌說過的「撒瑪黎亞人」比喻(路10:29-37),誰是你的近人?
福音
1. 如果你跟另外一個人同心合意地祈禱,你願意信任天主會賞賜你所需要的嗎? 你相信這個應許嗎?
2. 「如果你們當中有兩個人,因主耶穌基督之名,同心合意,無論為什麼事祈禱,我在天之父,必要成全他們」— 這個美麗的應許對你說了什麼? 你認為,在基督眼中,團體有多重要?
祈禱
充滿愛情的天主,請幫助我們信任祢的說話… 讓我們不要再浪費時間去猜測祢會否應我們所求。願祢的旨意承行。亞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